相信各位一定聽過「台語又沒有文字」吧?拔了獅子的鬃毛之後,還要相信這種沒有根據的說法嗎?
所以你的意思是說台語有字囉?那種亂造的字不算啊!
誰跟你亂造啦!台語和華語、客語、廣東話、上海話、浙江話八啦八啦一大堆,都有字,應該說都有共同的「書寫符號」,就是「漢字」。
但是像天(ㄊㄧㄢ/thinn)、地(ㄉㄧˋ/tē)、山(ㄕㄢ/suann)、水(ㄕㄨㄟˇ/tsuí),華語台語都用一樣的字,只是依各自的「音韻規律」讀出不一樣的聲音。(可是像是什麼「請裁」這種的,這是謠言;至於像「凍蒜」、「很慢的奶雞」這一類的,則是借音。不過這以後再說吧)
但是因為很多台語找不到漢字可以寫,所以有書寫需求的人,就使用了漢字造字的法則,創造了一些新的字,這些新造字有的用久了,還挺好用的,就被接受了;有的則因為很難用,就被時代的洪流淘汰啦。
如果覺得故事到這邊就結束了,那就太天真了,「代誌毋是戇人想的遐爾簡單」,除了漢字,台語還有另一個非常具有歷史的書寫系統,就是「羅馬字」。
一句話惹怒羅馬字:我知道啊就英文字母嘛!
圖片來源:摳摳子的綜合口味 |
由於羅馬字母完全就是拼音文字,只要記得不到30個基本字母和符號,就能把台語全部通通拼寫出來,實在是太神奇了傑克(自以為有哏,年輕人根本不知道這句話從哪來的……)。相較之下,漢字數量眾多,學習困難,當時的教育不普及,文盲很多,要學漢字學到可以讀寫的地步根本不可能,但是學羅馬字絕對是第一次就上手啊!(嗚嗚,這個哏也很老)
因此,這種以羅馬拼音書寫台語的方法,迅速累積了大量的文獻,真真是「老嫗能解」(有人發現這句話有點性別+年齡歧視嗎),於是又稱為「白話字」,也稱為「教會羅馬字」。到了這幾年,因為台語的推廣工作需要一套教學標準使用的拼音系統,所以就以教會羅馬字為基礎,修訂成「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」,簡稱「台羅」。
所以說,從教羅而來的台羅,其意義不是只有「拼音」而已,而是文字。在1885年誕生的台灣第一份報紙《台灣府城教會報》,就是以全羅馬字書寫的,比赫赫有名的《民報》早了很多很多很多年啊!這還不是最酷的,最酷的是,他到現在仍在發行中,只不過名字變成了《台灣教會公報》。(不相信?人家還有網站咧 http://home.pctpress.org/)
圖片來源:維基百科 |
教會公報的性質就是一般報紙,所以內容包羅萬象,根本台灣小百科。看不懂?沒學過當然看不懂啦,不過據說,當年沒有受過教育的人,只要三天就學會了柳。
羅馬字因為記音準確,在文獻研究中,剛好彌補了漢字無法表音或表音不精確的大問題。而因為時代變遷,目前在台灣,大家都已經具有漢字讀寫能力,全羅馬字的書寫,恐怕也不符合當代需求了。
可是,台語實在很難全部都用漢字寫呀,除了規範困難、對選用漢字意見不一之外,研究也已經證實,有許多詞彙來源根本不是漢語,硬要用漢字寫也不是不行,但,這麼勉強是何苦呢?
所以,目前台文界最常見的書寫方式,就是「漢羅夾雜」,也就是漢字和羅馬字搭配使用,各取兩種書寫方式的優點這樣。
講完了,真糟糕,這篇講太多訊息,一點也不好笑,來救援一下好惹。
華語:您真了不起,簡直就是聖人!
漢羅夾雜:你真了不起,bē輸ná聖人leh!
全羅馬字:Lí tsin liáu-put-khí, bē-su ná sìng-jîn--leh!
火星文:哩金料不key,美蘇納性臨咧!
好,沒有救援到,連句子都是從客家小吵來的……
羅馬字因為記音準確,在文獻研究中,剛好彌補了漢字無法表音或表音不精確的大問題。而因為時代變遷,目前在台灣,大家都已經具有漢字讀寫能力,全羅馬字的書寫,恐怕也不符合當代需求了。
可是,台語實在很難全部都用漢字寫呀,除了規範困難、對選用漢字意見不一之外,研究也已經證實,有許多詞彙來源根本不是漢語,硬要用漢字寫也不是不行,但,這麼勉強是何苦呢?
所以,目前台文界最常見的書寫方式,就是「漢羅夾雜」,也就是漢字和羅馬字搭配使用,各取兩種書寫方式的優點這樣。
講完了,真糟糕,這篇講太多訊息,一點也不好笑,來救援一下好惹。
華語:您真了不起,簡直就是聖人!
漢羅夾雜:你真了不起,bē輸ná聖人leh!
全羅馬字:Lí tsin liáu-put-khí, bē-su ná sìng-jîn--leh!
火星文:哩金料不key,美蘇納性臨咧!
好,沒有救援到,連句子都是從客家小吵來的……